Sunday, April 27, 2008

《餐厅大改造》

应该是受妈妈的影响吧, 我从小就喜欢看烹饪的节目(很可惜我的厨艺是全家最烂的那个,每当佳节来临大煮时我都是被“委派”顾爸爸的杂货店)。最近家里装了有线电视后,我时不时就转到703频道的《亚洲食物频道》,而我最喜欢节目就是《餐厅大改造》(Restaurant Makeover)。

《餐厅大改造》是其中一个近年很流行的“真人秀”(Reality Show)。简单来说,《餐》是在扮演一个为陷入困境的餐厅伸出援手的“救世主”的角色(西方国家的节目真的是“多姿多彩”,连如果你的家里肮脏到自己都无法收拾的话,你都可以联络电视节目帮忙)。该节目由一位室内设计师和一位主厨出任主持——室内设计师必须在有限的资金(店主必须提供一笔资金,加上该节目一元对一元的津贴,以充当的餐厅装修费用)以及很短的限期内将参与的餐厅改头换面,而主厨则必须将菜单“瘦身”,并且提升该餐厅的厨师的厨艺(以及唤回厨师对烹饪的热忱)。

如果你在网上搜寻《餐厅大改造》的资料的话,你会发现到这个节目的成效有时候是受争议的。有人认为《餐》有时候并不能很成功地将那些陷入困境的餐厅“救”回来,反而加速该餐厅结束营业。说真的,《餐》只是提升餐厅的“硬体”(店面和厨房的设备)和“软体”(厨师的厨艺)的设备,一间餐厅能否持续兼有效地经营,是需要靠餐厅的“灵魂人物”——店主——的管理手法和远见。一间拥有上等的“硬体”和“软体”设备的餐厅,一旦落在一个恶劣的店主手上,也是一样会惨淡经营的。

并不是每个人天生都像林梧桐老先生一样会做生意的。在现代的社会,像我们的先贤一样白手起家可以说是神话了,因为竞争越来越激烈,机会越来越少了。不管餐厅还是音乐,市场的玩家越来越专业了。我们不但得加倍努力地工作,而且时不时要检讨我们努力的方向对不对。对,我是赞同madman所说我们如果不去尝试的话,我们就不知道我们到底可不可以成功。但是,我们到底要如何将自己装备好,作出适当的计划,才能将失败的风险减到最低呢(并不是减至零,因为风险是不能被消除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很多本钱玩长线的。例如我的家庭并不允许我去冒太大的风险,不能接受太大的经济危机(因为我爸爸不是印钞票的)。

小有小做,大有大做。我们往往有时候会因我们的热忱而失去耐性,太过紧张去扩展我们的鸿图。有时候我很想有像《餐》一样的“救世主”节目,来救救马来西亚这片萎靡的中文音乐市场。(刚刚的晚上一个行内人跟我说起,马来西亚的中文音乐市场今年不但实体唱片销量下跌,而且连数码音乐的营业也跟着下跌了……)

你说,到底是“硬体”还是“软体”出了问题,还是“店主”出了问题?(不能怪顾客,他们永远是“对”的)

P/S:我刚才在《经理人月刊》找到一篇分析《超级星光大道》的行销策略的文章。我读了再跟大家分享。

No comments:

Jocelyn Chia所开的马来西亚玩笑

我去看了那个最近议论纷纷的stand up comedy 的片段--如果你不知道发生什么事的话,就让我简要解释一下:Jocelyn Chia(出生于新加坡,目前为美国籍)在美国作某个演出的时候,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作比较,然后间接以马航MH370失联的事件作为笑料的材料。当然,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