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30, 2016

我看《我是歌手4》(一)——HAYA乐团给非主流的启示

HAYA乐团在《我是歌手4》第二期和关喆双双被淘汰了,虽然我觉得可惜,但这也是在我的预料之中——我想黛青塔娜(主唱)也是心里有数,在这个以流行类歌手为主的比赛,加上成绩是完全交由500名大众评审决定,一个世界音乐曲风的乐团要突围而出是相当困难的。


虽然如此,HAYA乐团其实已经赢了。他们不是赢了这个比赛,而是赢得了更多群众(现场观众和电视观众)——通过在《我是歌手》舞台,他们独树一格的演绎方式(完全和其他歌手不一样)成功给平时没有接触世界音乐的听众一个震撼性的音乐教育,降低了那些听众的接受世界音乐的门槛——加上来自各种领域的专业讲评(包括音乐教授、DJ、作曲人、作词人等等),以及参赛歌手对HAYA乐团的赞赏,让电视观众对他们的音乐多了深一层的认识和欣赏。我本身就是他们赢到的其中一个电视观众,在看了第二期之后,我就到Youtube找他们在沙漠拍摄的《轮回》MV来看了(黛青塔娜的脸部化妆实在太赞了,从侧面看的话就像两个人一起在唱歌),看了《轮回》之后我就继续找《疯马》来看。虽然我不知道他们还参加过什么其他的比赛,但要接受《我是歌手》的邀约到一个自己处于劣势的舞台参加比赛,是需要一定的勇气。

Tuesday, January 5, 2016

我的2015年私房歌单——中文歌曲篇

我在中学时期开始学习流行音乐,那时候是网络还没有盛行的九〇年代。或许现在你很难想象,当时我是通过《椰子屋》和报章刊登的乐评(我还记得我是窝在图书馆啃陈伟光在《光明日报》发表的乐评)认识中文和西洋歌手,然后到大大小小的唱片行去搜寻乐评所介绍的专辑(那时候的唱片行还是非常蓬勃,也没有像现在的唱片行必须靠卖玩具来维持)。那时候学习流行音乐史需要不少成本的(尤其是一些电台比较少播放所谓“冷门”的专辑)——要听专辑的话,就必须省下零用钱来买卡带(以及后来取代卡带的CD),所以能够接触到的音乐是相当有限的。

在我念大学的时候,网络开始普及了,我也因此接触了当时可以称为数码音乐先驱的Music4Nothing——张智成的《不夜城》最初就是通过这个平台发表的。Music4Nothing的运作方式就是现在数码音乐的雏形,那就是在电脑安装从它的网站下载的特定软体,然后播放的时候该软体会显示广告(来给网站带来收入)。然而,Music4Nothing当时是走得太快了,大众还无法接受这个新颖的听歌方式,所以没多久就停止运作了。

在2014年的时候,我开始接触了数码音乐(尤其是KKBox和Spotify),我听歌的范围和数量瞬时间倍数增长,夸张一点地说,我在一年中所新认识的歌手和音乐,比我十多年来所接触的总和还来得多。串流式(streaming)的数码音乐克服了成本和实体唱片处理的问题(我的store room里头还有很多等着割爱的实体唱片…),让我以极低的月费无限量收听KKBox和Spotify数据库里头的歌曲——此外,我也可以同步点播海外歌手的专辑,不需要再拜托到海外朋友旅行的朋友购买唱片了。认识了越来越多的音乐和歌手,越懂得要以谦卑的心去接受和欣赏不一样的音乐。

2015年结束了,在给自己作一年以来林林种种的回顾的当儿,我想想给自己在2015年所作的流行音乐功课来一个总结也是一个不错的想法。我从我在2015年所听过的中文歌曲(同时也是在2015年发行的)当中,选出了12首我个人喜欢和觉得不错的歌曲(排名不分先后):(虽然比2015年十大歌曲多两首了,还要忍痛割爱很多歌曲…)

Jocelyn Chia所开的马来西亚玩笑

我去看了那个最近议论纷纷的stand up comedy 的片段--如果你不知道发生什么事的话,就让我简要解释一下:Jocelyn Chia(出生于新加坡,目前为美国籍)在美国作某个演出的时候,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作比较,然后间接以马航MH370失联的事件作为笑料的材料。当然,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