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30, 2007

《惊天夺宝》两次

在圣诞节假日那天我和妻真的有点无聊,我们竟然在同一天看了《惊天夺宝2之世纪秘册》两次。当然我们不是太得空没事做或者是尼古拉基治的超级粉丝,只因为在第一遍看到接近结局时,女主角戴安古嘉突然用低沉的男声说:“这里没有出路”,接着播映机突然烧掉了。经过半小时的讨价还价后,我们被安排到另一个影院重新看回这部电影(因为所用的播映机必须从头开始),所以整个过程用了差不多六个小时(连午饭都还没吃)。

《惊》是以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林肯总统被刺杀的历史为蓝本,再加入虚构的人物和剧情,就像《达文西密码》或者金庸的小说一样。简单来说,戏里的主人翁班哲明为了不让先祖(原是被列为国家英雄)白白“吃死猫”(被诬赖是刺杀林肯总统的幕后策划者),所以去找出“证据”(宝)来洗脱罪名。哈哈,不要太严肃啦,这又不是什么艺术片,男主角总需要一个理由去寻宝的啊——如果你跟着剧情发展的话,其实那个理由也不会太牵强。有点好笑的事,由于我和妻不是很了解美国的历史和地理,有些剧情是在我们看第二遍时才搞清楚的。

如果你是要求一出可以娱乐自己的电影的话,其实《惊》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故事桥段不会很新鲜或创意,但是剧情的铺展不会拖泥带水,有时又来一点搞笑,所以不会令人打瞌睡。只要你看了开心,它就达到它的目的了。而且顺便可以学一些历史和地理——例如:自由女神像有几个?不只是美国纽约的那一个哦……(答案?看戏去吧!)

Tuesday, December 25, 2007

大大,林健辉也

前几天去找林健辉的经理人聊天时,看了很多他在《超级星光大道》踢馆赛的录影。看着林健辉戴着一副粗边眼镜唱着《My Way》,突然感觉到他真的已经脱离在马来西亚当艺人时的那种青涩,在举止言谈和歌唱技巧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达到了可以与中港台歌手争一长短的阶段。林健辉不再是以前的林健辉了,他的经理人等了七年,终于可以真正将一个由马来西亚出身的歌手推向国际舞台了。从他的经理人眼中,我可以看得出一种欣慰。

不要说我马后炮,其实我以前就认为林健辉是马来西亚中文流行乐坛年轻一辈的歌手中,算是比较“会唱”的一个。尤其是他在《左边》EP(已经绝版了……我的那张是有林健辉的签名的,不过借给朋友了,不晓得还在不在……)中唱的《Love Eternity》,更是让人刮目相看。还记得很久以前的时候当他推出第一首单曲后上电台时,听不懂讲华语的DJ在讲些什么,差点让我吐血。加上那一头难顶的长发,简直可以被列为“无可救药”的歌手了。后来他的好兄弟温力铭带他签给现在的经理人,发了《左边》EP(由于那时唱片公司的资金真的有限,所以包装有点像翻版),得到不错的反应。后来,他毅然放下马来西亚所的一切,到中国从头来过。现在总算是熬过来了。

其实除了运气和时机之外,林健辉现在的成就很大的因素是取决于他的态度。在陌生的环境里,他很努力地去学习如何当一位专业的艺人,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生存,还有如何得体地面对媒体。这就是叫做积极和努力。是不是我们的容忍度太大了,那些唱歌技巧有限的所谓“歌手”或DJ都可以推出唱片。如果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只求出一张唱片的话,请自己私底下流传就好了,如果素质好的话才要求电台播的话。连我们自己的媒体都瞧不起马来西亚的歌手——不是吗,在最近的NTV7主办的《十分红》演唱会中,连还是新人的郭静和大嘴巴都可以独唱两首歌,我们的歌手只能独唱一首(除了张栋梁)。可是你有看他们的表演的话(有一个歌手被某报章写“歌艺不如卖相”),我想你都知道为什么了。让我们向林健辉看齐吧,一起努力加强这个市场,让消费者再回来。

大大,希望很快就可以看到你在台湾的第一支音乐录影。加油吧! (P/S:在林健辉在《无名小站》的部落格中,看到他和方炯镔、阿嘉(你还记得那个唱《我叫阿嘉》的方炯镔的弟弟吗)及陈威全的合照,很惊讶。由于这是他的私人照片,要看的话就到http://www.wretch.cc/blog/linkinfive吧)

Friday, December 21, 2007

唱到的心坎去的demo

刚刚写完一首歌词。整个过程只用了大约两个小时,连我自己都不能相信。通常我是必须用很久的时间来完成一首歌词的——首先要重复听demo多达N次,记熟旋律加构思歌词的内容,然后才真正动手在电脑前一段一段“写”好歌词。可是,当我听到这首demo时,脑子里就浮现歌词中的那个画面(对不起,暂时不能先透露。要遵守一些职业道德。)。即使我真的是很累了,我都强迫自己压抑着睡意,坐到电脑前完成这首歌词。

这首demo是以我听不懂的外语唱出的,但当我一播放这首demo,它好像就唱到我的心坎里去了。我真的好像化身成歌词内的那个主角,承受着他的感受。我真的有点想哭的冲动……至于这首歌词能不能够被录取,这好像不是那么重要了。

现在真的好困了。

Monday, December 17, 2007

听歌的理由

某天在驾车回家的路途上,我将当天下午买的James Blunt的《All the lost souls》放进唱机内,扬声器徐徐传出令我冲动购买这张专辑的歌曲《1973》。脑海中想着在MTV台反复看了很多次的这首歌的音乐录影。他在一条已经被遗弃的街道上走着,温习着这条街曾经人来人往、充满朝气的往昔。多年前有很多人在这里生活着,很多人在这里欢笑过哭泣过,很多人在这里相遇过分开过,很多人在这里拥吻过争执过。很多人互相分享着彼此的生命的某一秒某一刻,彼此之间的感受和感动。

有时候我们是不是忘了音乐给我们带来最初的感动?忘了当初写歌是为了记录生活中的对某件事的某一种感触?什么时候写的歌全都是为了要卖给某歌手演唱?什么时候听歌时必须分析歌曲的转折起伏?听着这张专辑时,我暂时将脑袋的理智搁着,让耳朵和一颗心聆听这一把充满感情的声音。让思绪随着《One of the brightest stars》和《Annie》走过歌里的那一段段故事。

听歌,有时候不需要什么理由的。 当你有理由才听歌的时候(如因为工作或研究),你才启动你脑袋的理智。


Friday, December 14, 2007

默哀的茅草

对不起今天要讲一些别的东西。刚刚上新闻网站看了今天的即时新闻,心下沉了。他们终于按奈不住,祭出内安法令了。警方援引内安法令扣留5名兴都权益委会领袖长达2年,其中4人是律师,1人是公司执行员。他们自接被送到甘文丁扣留营了……

这个国家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一定要用这种方式来对付那些想说出自己心声的人民?将他们抹黑了还不够,还要将他们送进监狱里吗?现在不是应该全神贯注去解决那些因水灾而四面楚歌的灾黎吗?那些严法重典不是用来为非作歹的匪徒吗?

默哀。

Sunday, December 9, 2007

人情冷暖

最近这几个月来时不时心里就会难过一阵。就好像我其中一个表妹、跟我亲近的一个姑丈、姐姐的家婆和爸爸其中一个看着我长大的工人在这几个月内相续患病逝世。突然觉得人生真的是很化学。连前阵子我的同事的一个前同事在下西洋棋的时候,突然心脏病爆发而逝世,享年四十八。我没有哭,但没有哭的那种难过却是那么令人难受。

在姑丈出殡的那个下午,我在火葬场旁边骨灰楼去凭吊我那个逝世的表妹。我看到她的妈妈我的阿姨坐在骨灰楼前的这一边伤心流泪,而我的姑姑则在火葬场那一边伤心流泪。我的心,真的很酸……

    X    X    X

前几天收到Muffin的其中一个成员的短讯,说她要换手机号码。我就捎了一则短讯给她,问她好不好啊最近忙些什么呢。我们后来也互相传了一些短讯。她说她们现在各自忙各自的东西了,跟那个人也没联络了。对啊,人总要继续工作才能维持生活。可能这对她们目前来说是一件好事吧,那个人都不是伯乐,等着他也没什么好处。要她们把那一段一起生活、一起演出的日子当作是一场梦,是有一点残酷的。

我除了祝福你们以外,实际上也帮不到什么了。

    X    X    X

前天晚上有一个朋友到家里来,将一些demo交给我,要我帮忙填词。我说好啊没有问题不过我写歌词会有点慢的哦。他说没关系慢慢来,只是到底我的收费是多少还有版权问题是怎样。我就觉得有点好笑说当然是卖了歌才收钱啦,还有其实我现在是自由身,歌词就跟你的版权,会比较容易卖。能够帮到朋友卖歌,是我的荣幸。虽然说钱财的东西讲清楚比较好(我非常同意,不然连兄弟也会翻脸),但是我不是样样东西都要收钱的。要收费的东西我会讲清楚,放心啦,我是在金融界做事的。

他后来就谈起他前阵子那段彷徨的日子,甚至怀疑到底要不要继续写歌。看到很多人甚至朋友给予的白眼,还有最伤人的敷衍。看到很多人真实的面目。现在总算遇到了一个伯乐,卖了一些歌。我真的很替他开心。感动的是他遇到的好机会要预我一份,真的感激。现在我写歌的方式是比较随缘,多数是人家叫我帮忙写我才写的。况且写歌词很多时候并不是一件浪漫的事,而且要做很多功课。现在最怕写伤心的情歌,本来没有为感情伤心也要搞到自己情绪低落兮兮。

朋友,加油哦。希望你可以成就你的梦想。

Monday, November 26, 2007

Muffin们,你们好吗?

很久没有联络Muffin们了。你们好吗?昨天从报章上看到Cookie为陆耀光跨刀演出《I will fall in love》的MV,突然想起你们。我又上去你们的部落格看看,你们没有更新内容,不知道你们的近况如何。你们跟那位先生的合约还有没有问题啊?还是你们渐渐都放弃了……

有时想起来都有些难过。上一次你们在报章上(《南洋商报》)占了两大版面,竟然是Chelsea离队的消息。有次我有想过筹备一张纪念专辑,想找你们来帮忙唱几首,只是后来因为一些问题而放弃了。坦白说,我是希望你们重新再推出唱片,重新看你们在舞台上表演;但我更希望你们可以找到一个真正可以栽培你们的老板,才重新再出发。如果成绩不上不下,对大家都是不好的。
在我的心目中Muffin都是四个人的——Cookie Chelsea Kathleen Rachel。希望你们现在的生活如意。

Monday, November 19, 2007

为什么陈政仁?

(最近忙着一些事情,所以好几个星期没有写东西了。期间我买了几张专辑,包括张悬的《My life will...》、王中权的《点到为止》、陈政仁的《为什么?》和《断背山》的电影原声带。)

听了陈政仁的专辑《为什么?》,我的脑海里浮现了很多的问号。为什么要用英文腔唱中文歌呢?到底是他原本的唱歌方式,还是刻意用这种唱腔来表现他有西方国家的背景呢?坦白说,如果这是唱片公司的刻意安排,我认为这真的是有些“过头”了。有些人会觉得这样的声音(或唱腔)是蛮独特的(对,是与众不同),加上有制作人贾恕敏的点名赞赏,还有跟瑞士小天后合唱等等。我的意见是,我们可以用唱英文歌的技巧来呈现中文歌曲,但是我们不能用发音英文的方式来发音中文。这造成咬字不清楚,如果没有看歌词的话我有时甚至搞不清楚他是不是在唱中文词。我相信这会导致电台不太播放他的歌曲。

对我来说,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歌曲,最重要的是歌手呈现歌曲的方式,是让听众听起来没有障碍的。换句话说,你可以很顺畅地听完整首歌曲,而耳朵不会感到不舒服。此外,歌手要将感情融入歌曲,才能打动听众的心(这是很多马来西亚歌手面对的问题)。我就觉得音乐方面——例如《解放》的旋律还不错,很可惜只是没有办法投入。

陈政仁得了上海亚洲新人王的最受瞩目新人奖,我相信他有他一定的实力。但是,一切都得面对市场的考验,这样的衔头会不会让他更压力呢?希望他在推出下一张专辑时,会有更好的成绩。

还有,其实不一定要将音乐录影放进专辑内——有时候反而是会扣分的。音乐录影是要让最好看的你呈现出来,才算是成功的。

Monday, October 29, 2007

我看《分手擂台》

前阵子我终于申请加入寰宇电视的共和国,家里的电视机也告别了一个月只工作一、两天的悠闲日子。这部电视机除了播一些类似《国家地理杂志》增加观众知识的节目外,也播了不少会令人在沙发发呆的综艺节目。其中我就看了台湾东森的《分手擂台》。

简单来说,《分手擂台》是一个让人“把话说得清清楚楚”,以解决各种亲情、友情、夫妻等等纠纷的真人秀(又一个电视真人秀)。除了裁判长(主持人)杨帆外,还有三个评审负责给建议。说真的,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节目时,我真的是吓了一跳。如果节目所呈现的案件都是真实的话(网上有很多人说有作假的),我倒很“佩服”那些有勇气把自己私事赤裸裸摊在大众眼前的来宾。

对于电视该不该播放这些节目,我其实也不知道自己的立场在哪里。人其实是爱八卦的,尤其更爱去窥探别人曲折离奇的生活故事。如果你说这些节目就是鼓励观众去彻底发挥八卦的本性,我是同意的。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抱着“看戏”的心态去观看《分手擂台》,多多少少也有一些幸灾乐祸的心态,而且比看电影多了一份刺激性——电影里的故事都是假的,但这里的故事是真的!

但是,如果《分手擂台》是一个可以让人解决问题的平台,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个节目让每个个案的来宾们坦诚地面对面表达出内心的话(当然很多人是蛮激动的),和揭露那些不为人知的事实。就好像在最近播出的其中一个个案中,一个怨恨其双胞胎妹妹的少女因为从小母亲偏袒妹妹(个性比较温和的),多年来一直做出各种伤害亲人的动作,甚至使计跟妹妹的男友发生关系,抢走她的男友。各方在坦诚剖白内心的想法之后,该名少女终于明白妈妈和妹妹的苦心,而妈妈也觉悟自己以往的不对,一家人和好了。这个节目最重要的关键是让各方面进行沟通(有时候就是要找一些不相干的人(如电视台)来当和事老才行,因为立场比较中立)。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个案都有完美的结局的。

《分手擂台》对你来说,可能是一个无谓的节目;但对我来说,它有时却给我一些人生的启示,尤其是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方面——就像一些根据真人真事所拍的电影一样。这看我们怎样去观看这个节目。

如果电视台为了抢收视率而故意让场面火爆或导致事情更糟糕,那就不应该了,而这个节目也不能达到其任务了。

Sunday, October 21, 2007

最近喜欢的一些歌

先说好你们不可以笑我的哦,有时候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喜欢一些歌曲或者歌手。例如我很喜欢蔡琴和她的一些歌曲,但我不太能接受原来她其实是很会搞笑(我看她上“康熙来了”时差一点从沙发跌了下来)。而且我也很喜欢周旋的《疯狂世界》,我还跟我的岳母一起唱这首歌哈哈。但是喜欢的歌曲会因心情的不同而改变——以前在感情上某次受挫折时很常听万芳的《从前》,但已经很久很久没(不想)听那张专辑。

刚刚换了新的工作环境,有些忙碌,在办公室最常听的是诺拉·钟丝的《Not too late》。可能她的声音蛮舒服,而音乐也不太复杂(而且新专辑用了比较多我喜欢的吉他),所以在听的当儿也可以思考工作上的问题(尤其是要看很多数目字)。我很喜欢木吉他的声音(虽然弹得有点烂),上次“不小心”买到的Winham Hill的廿五周年合辑(那时候不知道这个标签)是我其中一张很喜欢的音乐专辑。

对不起,太久没好好写了所以讲了很多题外话。你最近喜欢什么歌呢?我就蛮喜欢以下两首歌:

蔡键雅《当你离开的时候》
蔡键雅最近推出了新专辑《Goodby & Hello》,新造型听说多了一份女人的妩媚。同时她也推出了《Close to 蔡健雅 (Demo CD)》,收录了专辑中三首歌的Demo版。虽然《当你离开的时候》的专辑版的编曲是比较丰富,却消除了纯木吉他伴奏的Demo版触动人心的感觉。有时候就是很矛盾,如果要求比较丰富的音乐编排,不小心就会弄失了最初的感动。但那些歌曲不是要触动听众的心吗?所以我认为这张demo专辑是出得合宜的,但在马来西亚没有得买吧。

杨丞琳《随意门》
我喜欢这首歌的原因是整首歌的音乐编排是很新鲜、丰富的,很恰当地呈现出歌曲可爱的感觉。你不会要求这首歌感动你吧?听这首歌最重要是爽,会让人快乐就好了。不知道最近是不是要开始流行牛仔了,这首歌的某乐器的声音是蛮有“牛仔”的感觉哦。杨丞琳蛮努力地唱好这首歌,虽然感觉上是有点吃力——因为她要用好几种不同的唱法来完成这首歌。但如果你排斥杨丞琳的“可爱”声音的话,那你就别听这首歌——尤其verse的部分真的是唱得很嗲。

作词人?当然是很擅长写快歌的陈镇川啦。快变我的偶像了,上次我填林健辉(大大,你回去北京了吗?)的《摇摆主义》时参考了不少他的作品。

上一阵子就很喜欢张震岳的《思念是一种病》。感觉上他“老”了,开始沉淀了……可能什么年龄就唱什么歌吧。

Tuesday, October 9, 2007

乌风铃,你们终于出专辑了

乌风铃终于推出他们的第一张专辑,马来西亚的中文乐坛又多了一支乐团出来打拼了。如果你有买詹雪琳的《I'm Not Serene》专辑或者曾到热浪岛摇滚一番的话,那你一定会知道谁是乌风铃。他们是《I'm Not Serene》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幕后班底。

我是在我的学兄的录音室认识乌风铃的主唱Bot。除了摔头发唱摇滚之外,Bot也是一名录音工程师。我还记得有一天我上录音室找老板娘八卦的时候,是我第一次听到乌风铃的打band。没错的话我还跟Bot讲“原来你的声音是那么好听的啊?”哈哈。

Bot,恭喜你们哦。说真的,我是蛮期待你们的专辑的。我上去录音室的时候再跟你买一张。还有让我跟你那两只小狗玩一下(真的很可爱哦)。

乌风铃的网站:http://profiles.friendster.com/wufengling

Tuesday, October 2, 2007

致友弟

谢谢你,友弟。看到你的留言,很感动。迟回复了,非常抱歉。最近刚刚换了新工作,所以没什么上来部落格。

其实很多东西一直都在变,连黄巧力导演都是参加海螺新韵奖的,也跑去执导《已子当归》。我还留着那两张海螺新韵奖的专辑,应该是不能听了。我还记得我是在一个工作坊的生活营买那两张专辑的。在那个生活营中我还记得陈绍安来给我们一个讲座,唱了他的代表作《纯文艺恋爱》。相信很多八字辈比较年轻的朋友都没有听过。

有啊,我一直都有读你在《星洲日报》的周刊所写的专栏。生活一直都在变,每个人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不同的分叉路转弯。友弟,我也是一样转了几个弯了。我的妻问我:“你怎么写不回以前那样的歌词了?”是的,我再也写不回我在大学时期写的那种风花雪月或很玄的歌词了。毕业六、七年了,整个人的生活历练都不同了,以前常听的摇滚乐现在都不怎么听了。但,生活还是要过,也不需去感慨什么。

友弟,其实蛮羡慕你可以在你喜欢的表演艺术里继续你的天地。有空的话,我会去看看你的表演或者画展,有机会的话就跟你打个招呼。本来要写封电邮给你,只是你好象忘了写下……(只写了“我的电邮”,哈哈)。

祝福你。

"唱流行曲的友弟":http://xiaolinliangjiu.blogspot.com/2007/05/blog-post_26.html

Sunday, September 23, 2007

本地制造的《本地制造》

昨天下午趁午休时间到茨厂街书局逛一逛时,发现了《本地制造》这本双月刊。既然这是标榜为“一本窥探本地中文娱乐圈动态的杂志”,我当然要买一本以示支持啦。这已经是第二期了,本期主菜是“马来西亚明日偶像”——喜欢这项比赛的朋友一定要买(整半本都是与“明日偶像”有关),没什么“追”这个节目的朋友(比如我)可以了解一下这项比赛到底是在搞什么。如果你喜欢“绝对SUPERSTAR”的话,就请你找一找第一期了。

姑且不论这本杂志的品质如何(会因人而异的),至少我觉得出版这本杂志的人有诚意去协助发展本地娱乐事业。这可以给那些大报狠狠刮几个巴掌,整天把外国艺人的新闻放到大大个,本国艺人的新闻放到小小个(可能还是黑白的)。说什么新闻价值啦,或者什么销量的压力啦,再或者读者的口味啦,全部都是给自己那崇外的心态找一个借口。我相信那些大报的读者是不会因为娱乐版把本地艺人的新闻当头条后,销量就会跌。废啦。

请给这本杂志一个支持吧,况且做得不会差(个人认为……如果很差的话就不会推荐了)。一本售价马币五元而已,请到各报摊或大众书局找一找(澄清:我不是《本地制造》幕后老板)。或者上这个“山姆的国度”看一看(http://hk.myblog.yahoo.com/unclesamproduction)。

Monday, September 10, 2007

《特务J》的背后

晟峰说那天是他历史性接到最多电话的一天。很多朋友——包括亚罗士打吉华国中和国大新调子的同学——看了《星洲日报》娱乐版头条,或者接到源自我这个“娱乐快递”的短讯后,都纷纷拨电恭贺他……

谁叫他写的歌被选为蔡依琳新专辑的主打歌——《特务J》呢?

身为曾经跟他并肩作战的前战友,我当然是替他感到开心(我还说我好像比他更开心!)。从报章看到新闻后,我就将这个消息从吉隆坡散播至南下的新加坡,北上的槟城和亚罗士打,再到很远的英国。此外,我和几个身为“最佳损友”的朋友已经想好要在半年后来场大型的吃喝玩乐的聚会了(打他的版税的主意了……)。哈哈,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我们都为晟峰感到欣慰——尤其他放弃在槟城的电子工程师的高收入,来到吉隆坡为他的音乐理想打拼。

星期五晚上和晟峰在沙叻秀一起吃胡椒肉骨茶,当作是为他非正式庆祝他卖歌成功。随后就到他的168住宿听《特务J》的demo。我感到骄傲的是,《特务J》的特务概念、前奏模仿占士邦电影片头的音乐等等,其实是源自demo的(连他唱demo的声音都特意扮性感、扮嗲)。但我们不能否认台湾蔡依琳的幕后团队真的很专业,能够将这个构想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概念(你可以从她的音乐录影看出)。对,歌是卖了,但是版税都还没有这么快收到,现在的生活还是暂时入不敷出的。在他风光的背后,是有很多不为外人所知道的辛酸啊!“生活还是很难过啊!”当我们喝着胡椒肉骨茶时,晟峰不禁这么感叹。SHE的那首《听袁惟仁弹吉他》所描述的情节,就是活生生他的生活写照。晟峰写了很多歌,很多歌没中;但他一直不停地写,终于中了蔡依琳的主打歌。

如果实践你的梦想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目标,吃苦往往是免不了的事。突然我想起我们曾经一起写的一首歌——《Morning Call(天亮叫醒我)》,是关于梦想和现实之间的挣扎。不能作太多的比较,每个人所能付出的程度都不一样——就像我现在有了家庭,也是家中唯一的儿子,在决定是否要踏上开向梦想的路时,我总要为我亲爱的妻和家人想想。我不能为了实现我的梦想,而让他们吃苦。每个人对梦想的定义都不相同,我的梦想是决定于我的妻和家人的温饱。

得空的话,你就上晟峰的部落格留言支持他吧。(就看右边的“友情衔接”)

Monday, September 3, 2007

你是否还记得欣彦呢?

“欣彦终于都发片了……”看到报章上她与好姐妹的宇珩和戴丽津的在记者会的合照,我的确很替她高兴。距离四人合辑《最美好时光》已经六年了,算起来也是一段蛮长的等待。宇恒变成了宇珩,戴丽金变成了戴丽津,WILLIAM则不知还是不是WILLIAM,而六年前的幸雁也变成了欣彦(开始时我还以为是一个新歌手呢)。但是,六年前那个青涩的“幸雁”已经变成一个成熟的女人了,那一头乱发和露肩装是不是预告她将走性感成熟女人的路线呢?我认为专辑的封面真的很不错,那个“心”字蛮和乱发蛮和衬的。

我还没有听过欣彦的新专辑《心愿》,不知道她的专辑如何。但是,如果这张专辑弄得不错的话,我希望她会得到好成绩。从网路上的一些留言中,有人认为她的唱法有点像宇珩。就像之前戴丽津推出《秘密》的专辑时,宇珩写的主打歌融入太多自己之前歌曲的影子了,怎样唱都会让人想到宇珩了。不知道是不是一样的问题呢?

六年前为了支持学姐戴丽津,买了《最美好时光》这张合辑。由于不太喜欢专辑中的歌曲,所以我听了几遍之后就将它冷藏了。今天我突然心血来潮,从抽屉里挖出这张专辑(光碟上还生了一些霉呢)。真的是“往事不堪回首”,今日的欣彦真的变漂亮了。 我重新听了欣彦的《日记》和《想你想你》,声音有点粗粗加上一些歇斯底里的,是专辑中比较奇怪的歌曲,跟封套上的照片不太相称。原来,六年前的“幸雁”一早都应该叫作欣彦了……

Thursday, August 30, 2007

最大型最成功的宣传

读到黄明志将在九月三日推出个人专辑的新闻时,我的眼镜差一点从鼻梁跌了下来……哗啦,这张专辑的宣传是有史以来最大型最成功的,简直可以写进了教科书!不是吗,连政府官员争着讨论这名歌手,平面媒体在显著的版位(甚至头条)报道他的消息,网络媒体也在报道他出专辑的新闻。许多的粉丝在期待着这张专辑的面世……这叫其他本地歌手不眼红呢?“够力”吧,你们出专辑的记者招待会能够出现在娱乐版的一角就很不错了,这张专辑的新闻是在《星洲日报》的国内版呢!

不知道黄明志的专辑会不会大卖呢?我呢就应该会买来听一听吧,才十三块九而已。如果是三十块九就要考虑一下了。

Monday, August 20, 2007

谢谢你,黄明志

黄明志的课题真的是越炒越激烈了,连道歉似乎都没有什么用了。那些应该是在乱世的时候才用的重典都摆出来了,又要褫夺他的公民权。我们的官方大人好像没有什么其他更要紧的事情办,来关心这个芝麻绿豆的小事。不是吗,连国歌法令下的惩罚没错的话是罚款不超过一百大元或监禁不超过一个月……

其实这个黄明志又不是什么谁,他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写的又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我相信你在咖啡店里都听过长辈们讲到乱,或者你自己也跟朋友讲到乱。至于有没有改编国歌?对,他把整首国歌放进他的歌,用比较不同的节奏来唱。可是,据说之前我们一位已故伟大的歌手也曾经这么做(而且还把国旗穿在身上),加上其实马来西亚的国歌是改编自夏威夷(没错的话)的一首民谣——报章曾经报道过,而我也曾经亲耳听过这首歌的原曲(的确很好听,选这首歌来改编的人眼光不错)。至于在歌曲中加入粗口,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东西——各位朋友,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难道没有用过粗口吗?说不定我们之中的粗口还棒过黄明志多多倍。不要扮什么清高啦。

相信很多朋友会跟我有一样的想法:如果马来西亚的政府或社会还是不能够接受别人的批评,整天只会去关注那些芝麻绿豆的事情(例如黄明志的歌、关史蒂芬妮的演唱会、北大的大学生怎样穿衣服、情侣牵手不牵手),这个国家就会远远地被别人抛到后头了。我们这些马来西亚的人民,是否知道这个国家正面对极大的危机呢?你们可以为了关史蒂芬妮的演唱会来开演唱会去呈备忘录,却怎么不对许多的弊案(好像巴生港口的弊案)作出努力呢?是不是“欺善怕恶”呢?还是选一些比较容易下手的个案来显示你们有做东西?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黄明志的《我爱我的国家》,在YOUTUBE上还有大把人还留着这首歌。还有另外一首最近被马来报章相中的《我的朋友》(kawanku)。如果你要去黄明志的部落格支持他或者骂他,这是你要去的网址:http://namewee.blogspot.com/

谢谢你,黄明志,因为你的这首歌,马来西亚的人民有了更深一层的思考,让大家可以更清楚看到一些人的真面目。

Saturday, August 11, 2007

那些不会玩音乐的在干啥呢?

谢谢abhome的留言。你说得对,真的是很难叫那些抱着梦想的朋友不去尝试。就像一首歌所唱的一样,人因梦想而伟大。我当然同意人应该为自己的梦想去奋斗……只是我们不应该像蛮牛一样忙幢幢去苦干,搞不好就被现实的压力弄垮了,更惨的是被逼心灰意冷地放弃梦想,然后人生就会多了一个遗憾。我身边的一些朋友就有这样的例子。

我并不是要泼冷水。只是现在的社会的各行业的竞争都是很激烈的,流行音乐市场也不例外。马来西亚中文流行音乐市场不只要面对国内同行的竞争,而且还要应付外来歌手的“侵袭”,以及各种不利的因素(例如媒体的支持度)。所以我很佩服一些在本地经营得不错的唱片公司,有很多东西可以向他们学习。

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在大学期间参与新调子音乐工作坊所学到的一些经验,请大家多多指教:

如果你熟悉新调子音乐工作坊的话,你会发现到参与这个工作坊的人虽然对音乐有热诚或兴趣,但并不是每个都会玩音乐的。那么那些不会玩音乐的人是在干啥呢?好,我们就拿一个发表会来讨论。举行一个成功的发表会不只需要很棒的创作人、乐手和歌手,背后还需要很多人去进行“非音乐性”的工作。我的一个女同学从来不写歌、不弹奏乐器、不唱歌(除了玩票性质当过和音),但她在发表会担任很吃重的工作。那她在在干啥呢?其实她是我们最棒的舞台的技术协调员,专门负责安排舞台上的乐器和仪器和维持乐手、歌手和司仪的出场次序。她对音乐的热诚让她为发表会付出,让音乐可以以最棒的方式呈现出来。而我也是另外一个例子——由于我的吉他弹得很烂,唱歌也不太行,所以除了写歌词写文案外我就负责管理发表会的财务(我念的科系跟钱有关系),以及协助总策划处理行政上的工作(但这个总策划是会弹吉他兼唱歌的)。还有许许多多的人负责各种“非音乐性”的工作,好像秘书、市场协调、场地协调等等。哈哈还有一个现在已经是某任前主席的太太和曾经帮我把一个不讲理的场地负责人臭骂了一顿的人(我叫她“老板娘”的)也是不写歌不弹奏乐器的。

简单来说,跟其他行业一样,经营流行音乐也是需要一个拥有各种人才的团队。如果他对音乐有热诚或兴趣,就邀他一起加入我们的团队。而我们也不需要什么都“包山包海”,如果他适合当领队就让他当吧。每个人担任自己拿手的角色,这样我们的团队就会强大了。当然我们是要多多请教那些有经验的人。

其实听那些有经验的人讲“故事”是很棒的。我很多东西就是从他们身上学来的。

Monday, August 6, 2007

光是热诚是不够的

上个星期四和熊猫特工队的其中一位成员聊了半个晚上,八卦一下他们的唱片宣传的工作进展和近况。坦白说,我是很佩服他们的冲劲和热诚,可以看得出他们是真正地为他们的理想而付出。除了到大大小小的地方跑宣传外,而且还需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筹备即将来临的音乐会。

但是,如果他们是要把这一行经营为长久的一份事业的话,光是热诚是不够的

我不是在浇冷水,我只是想说流行音乐也像其他行业一样,也是需要去专业地经营的。看看我身边的一些朋友,他们带着的理想踏入流行音乐的圈子里,誓要在这片天地有一番作为;但是经过一段日子后,他们那曾经高昂的热诚却被残酷的现实浇熄了,然后心灰意冷地离开……请不要说他们不够坚持,当你发现你的唱片的反应不如预期中理想,盗版商比想象中猖狂,媒体如意料中冷淡,而公司的运作费就越来越高,还有几个工人等着钱来开饭。你可以挨面包过日子,但你总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像你一样(人家的家里可能有高龄的双亲要奉养啊)。在理想的背后,我们是需要面对现实的。

如果你对流行音乐有一定的认识的话,你不难明白这个行业是比很多行业来得艰难的。曾经在报章上读过一篇报道,有一个航空公司的首席执行员说流行音乐是比航空业更难以经营——航空业的发展大致上是可以预测到的,但是流行音乐的发展是难以捉摸的。对啊,谁会想到F4会红到这个程度,谁会想到《童话》会让光良“咸鱼反生”,谁会想到阿牛会在中国找到另一个春天等等等等呢?有时候报章(很讽刺的是不是在娱乐版)会报道一些流行音乐背后的故事,你就会知道那些成功的例子是需要多少专业的经营和付出的——例如蔡依林曾经在凌晨一、两点从家里打电话给舞蹈老师请教某个舞步应该怎么跳,柴智屏怎样研究市场的走向而适时推出《流星花园》然后出唱片举行演唱会。

坦白说,如果你没有一个周详的计划来经营你的歌手,或者你没有好好地培训你的歌手,再或者你的歌手其实没有达到专业水准,再再或者你没有办法为你的歌手制作听起来“专业”的音乐,请你不要将你的歌手推出市场。你这样做其实是害了他——如果你做了很多应该做的东西但是你的歌手就是不受欢迎,你好早早放手和告诉他不要再浪费时间了(这是他的命运);不然的话,如果他是半红不黑,而你又没有什么钱给他赚的话,你叫他怎样回去一般的职场呢?你叫他怎样去面对人呢?更惨的是,媒体和听众可能因此对本地的流行音乐有不好的印象了,后继的人就更难生存了。

本地的流行音乐业,就靠你了。

Tuesday, July 31, 2007

看得难过的本地中文电影专题

上个星期《星洲日报》刊登了本地中文电影的专题,请来了文化、艺术及文物副部长拿督黄锦鸿和几位本地导演来谈谈到底本地中文电影到底要怎样找到出口。就如很多人所意料中的一样,这样的谈话一定是找不到什么出路的。官方讲官方的话,简括来讲就是你们这些中文电影就是因为没有用“一定数量”的马来语,所以都不是“马来西亚电影”。管你得奖不得奖,我就是不管你拍得好不好,语言就是我用来衡量你的尺。

这是不是令人很遗憾?我都不知道我们这个国家到底发生什么事。我真的不知道制定这样的政策对国家有什么好处,黄副部长,请问你可以给我一个答案吗?当这些导演在外国受到别人的赏识时,就讲人家不爱国。人家真的不知道你到底要人家怎样。

这样的专题真的让人看得难过……写不下了。

Sunday, July 22, 2007

黄明志的《我爱我的国家》

今天下午我终于观看了黄明志的《我爱我的国家》。我想你可能在政府官员“注意”到这首歌之前,早就从Youtube观赏过。听过了久违的马来西亚国歌,看了访客的留言,上了黄明志的部落格,读了报章上所刊登的相关新闻。很多访客似乎都站在明志的这一边,对歌曲的内容都身同感受。有一个访客甚至叫明志留在台湾别回来了……

还记得龙应台在《请用文明说服我》书中的其中一篇文章提到,在台湾似乎没有什么书籍是不可以出版的。即使写了一本骂政府的书,政府也不会来动用什么法令来拘捕你。政府还有大把工作要做,没那么得空。可是,明志,这里并没有像你现在在念书的台湾有那么大的自由度。当我看完你的作品,我心里就明白你为什么会惹麻烦了。我猜想他们应该留意你一阵子了,现在终于捉到一个可以向你开刀的巴杆。

马来西亚越来越多人才流出去了——我还记得一个德士司机对我说,他的律师医生的孩子们全都移民到外国了,不要回来了;留在这里的人越来越不安——治安不好,人心惶惶,我一个在新加坡工作的朋友听了她身边许多新山朋友被打劫的经验后,都不是很想回来长居。安稳,是人民的基本需求。我怎么也不明白你们怎么还会有时间去理会那个黄明志在念些什么咚咚?嘿,他唱的都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你们自己心里也明白的啊。是不是那个黄明志没有拿什么枪刀,比较容易应付?

你登记为选民了吗?不久后我们应该履行我们身为公民的责任了。上一次我错过了,这一次我要弥补我的过失。这个国家的未来,就交给我们这些留在这里生活的我们了。

Friday, July 20, 2007

我不会欣赏的《天边一朵云》

终于都看完了跟同事借《天边一朵云》……但对不起,有谁可以帮忙解释一下该如何欣赏这部电影呢?

坦白说,我真的不懂应该用什么角度欣赏这部电影。一个没有对白的A片男主角,用来作性暗示的西瓜,一堆露两点的裸露镜头,很多很长的镜头,五场对我来讲有点“毛”的歌舞戏(尤其是李康生穿着裙子、拿着西瓜雨伞到公园的那场,有点“难顶”),虽然我同意有些点子真的很棒。虽然露两点的裸露戏或床戏并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东西,但因为一开始我不当它是色情片,所以电影所呈现的故事和画面是超越我能接受的道德底线……我的确像台湾新闻局的人员一样看得坐立难安。即使是很多年前的The Piano有三点毕露的镜头,我也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幸好那些老歌还算好听——洪钟的《半个月亮》、《奇妙的约会》,葛兰的《同情心》、姚莉的《爱的开始》、张露的《静心等》和白光的《天边一朵云》。

其实很想跟蔡导演说,其实看电影对很多人的功能是娱乐。有时候请不要埋怨为什么你的电影不受大众欢迎,因为你的电影是很难消化。有多少人可以接受一部电影里面有很多很安静的长镜头呢?还是我有问题呢?

Monday, July 16, 2007

小情歌的纯吉他演奏

在Youtube找到苏打绿的《小情歌》的纯吉他演奏版,连续听了几遍。我本来都很喜欢这首歌了(我之前在这里也提起了这首歌),这个吉他版听起来了却非常舒服。就贴它的URL在这里:http://www.youtube.com/watch?v=nxxc0W6M664

只是照片太模糊了,所以我没什么看(其实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我正在工作)。

Saturday, July 14, 2007

你有买超便宜的CD 吗?

朋友们说我很会找“便宜货”(商家低价抛售的CD)。这次也没有例外,我又去书展“发掘”CD了。嗯,我到底扫了哪些货色回家呢?好,就算给你看——陶晶莹的《走路去纽约》(RM7.90)、 《一起走过的日子》(RM9.90,而且是双CD) 和古巨基的《星战》(RM14.90,加上11MV的DVD)。其实这一次的收获比上一次书展逊色了。

我顺便又背了几个价钱与你分享:蓝奕邦的三张专辑各RM9.90、陈奕迅的《怎么办》售RM9.90、 滚石乐队的最近一张专辑售RM9.90 (暗槌,我上次以超过四十八元买的)、蔡依琳的专辑售RM9.90或RM14.90…… 你可能会问以这么低的价钱出售CD,商家不会亏本吗?不错,他们应该是以低过成本的价钱出售这些存货,以便拿回一些现金来周转。这总好过把存货囤在货仓里让自己欣赏。

其实这是恶性经济循环的其中一个结果。让我给一个例子来解释这个问题:我(消费者)在唱片行看到一张想买的古巨基的《星战》,但由于标价是五十多大元,加上我的爸爸不是印钞票的,所以我唯有打退堂鼓了(因为五十多大元超出我的预算(我差不多一个星期的汽油费了),加上古巨基不是我最爱的歌手)。由于像我这样的消费人不只一个(更糟糕的是有人就会去买翻版……还有下载!),所以这张唱片一直摆在架子上积灰尘了。很可悲的是,一些大型的批发商不接受退货(这样也可以?),这些商家唯有想办法将这些存货清掉,以便可以拿回一些现金来周转。好了,书展来了,他们就贴上RM14.90的标签,然后我就以RM14.90购得这张唱片了。久而久之,我心目中对一张唱片的“合理价”就下降了,那些多过“合理价”的唱片我就不买了。那么你说唱片的销量会好吗?

另一方面,商家为了避免严重亏损,所以就卖一些比较“保险”的唱片(好像周杰伦的唱片),而价钱也不能放得太低(以便可以抵消那些滞销的唱片所带来的亏损)。这造成支持正版专辑的人的荷包就必须破大一点的洞了……

你想听好听的歌吧,而他也想赚一些钱呀,所以大家就要互相协助了。最近一些批发商和商家自行降低了CD的售价(读了《篮海策略》?),以期望更多的消费者会购买正版专辑。既然这些商家已经先让一步了,身为消费者的我们也就响应一下吧!不要再买翻版,也不要再非法下载了,好吗?

不要再找借口了啦,那些快餐名牌包包很贵你也不是照付吗?

Thursday, July 5, 2007

刚刚写完一首歌词

刚刚写完一首歌词,才寄给了负责人。现在是凌晨一点多了,情绪还没有完全平复。有时候会有点不是很喜欢写那些需要“感觉”的歌,因为总免不了会挖出自己的情绪,甚至一些不想再想起的回忆。就像以前读的一篇散文,作者柏一很怕写散文,因为会写出自己的内心。你可能会说不是虚构的吗是啊但我还是会掺一些自己的感觉。妻有时会从我的歌词中猜出我用来做为歌词蓝本的一些往事。

这样也好,写这种歌词不必找资料——我不是那些脑袋是图书馆的写词大师,所以有时候写歌词还是必须找资料的。像上次写温力铭的《爱情维基》就找了很多资料来参考,应为专辑的主题是web 2.0。那时候我根本都不知道这个二级网是什么冬冬来的。但是写这种歌词不会像现在这么累……

应该休息了。哎呀明天还要上班。

逛新加坡的唱片行

上个星期去了新加坡上课,不例外的我当然会顺便到唱片行逛逛。只是很不巧的我当时发烧,没什么精神,所以只是到市政厅地铁站附近的HMV走一趟。由于本月购买唱片和书的预算已经用完,所以只是打算“看一看”而已……好了,结果越逛越伤心。

一踏进唱片行,就看到苏打绿的《小宇宙》,里头有我心目中本年度金曲奖年度金曲《小情歌》,标价少过三十新币。好,我忍……转一转,就看到雷光夏的《黑暗之光》——虽然不是很便宜,但是很难找。回头看看,哇,很多唱片都是十多元新币而已……连英文专辑也是(艾薇儿的新专辑也是!)。好了好了,不看唱片了,就看看影音光碟吧。

嗯,看到许多想买的电影,如《狂牛》和《Big Fish》等。且慢,我竟然看到《羊男的迷宮》(Pan's Labyrinth)!才十二块多新币!天,我那天叫朋友从香港带回来的DVD是两百多港币耶!如果我那时还找到更便宜的《断背山》的话,我的病情一定加剧的……

如果我是在新加坡工作的话,我一定会买很多唱片和电影来“煲”的。相较于我们在马来西亚的赚的薪水,在马来西亚买唱片的确有些吃力。而且很多唱片和电影都找不到,如苏打绿和雷光夏都很难找,除了到淘儿唱片。连上映《黑眼圈》都变时事新闻了,剃光头拍电影都变宗教课题,卖《断背山》……更不用讲了。坦白说,像我这样普通的消费者真的是吃不消。所以我们的老翻会赚到笑呵呵。

标上这样高的价钱,其实这样对大家都没有好处。这么多的拘束和无聊的保守派主义,我们的人文怎样会进步呢?

Monday, July 2, 2007

忙透了

最近工作真的是忙透了……今天是星期日啊,还得到公司赶通宵。都没有时间坐下来好好想那几首demo的歌词,写一写部落格……我做着的这个行业据说在亚洲都是收买人命式的,想想我不禁点点头。得转一转行了。

Sunday, June 17, 2007

第十八届金曲奖

昨晚(六月十六日)守在电视旁追看有线电视直播《第十八届金曲奖》,最开心的是看到蔡琴的表演。若不是听陶子说的话,我还不知道《被遗忘的时光》(《无间道》出现的插曲)竟然是来自蔡琴的第一张专辑《出塞曲》。我很喜欢蔡琴那低沉又有磁性的声音,在纯钢琴伴奏下徐徐唱出《忘不了》、《被遗忘的时光》和《恰似你的温柔》(永明,我又想你了……),当时真的只有耳朵就行了。很开心热狗得了最佳流行专辑。得空的话你应该找《我爱台妹》听听,你就知道林志玲和侯佩岑不算什么。

虽然金曲奖有邀请一些海外的嘉宾,但主办单位并不因此忽略台湾本身的歌手——主要的表演都是由自家人挂帅。我本身认为海外的嘉宾比较属于交流性质。这让我想起去年的《娱协奖》——海外的嘉宾的表演似乎还长过本地歌手(我并不是鄙视那些海外歌手),而许多新人更是连麦克风都没动到(只是戴着面具走来走去,直到下台观众都搞不清谁打谁)。

这一切我一直都耿耿于怀。

Tuesday, June 12, 2007

听丽查哈宁唱歌

在上个星期六公司所举办的年度晚宴中,筹委会请来了丽查哈宁(Liza Hanim)来呈现一段约三十分钟的表演。那时候我不知道丽查是何方神圣,但觉得这个歌手唱得真的很棒——尤其是英文歌和她本身专辑的马来歌。刚刚我才原来丽查是马来乐坛一个曾经获得最佳女演唱人的唱家班(原谅我孤陋寡闻)。

我认为当晚丽查真的是很敬业,不会因为她本身是唱片歌手而大摆架子。她不只唱了马来歌、英文歌、广东歌(“惨不忍听”的发音)和印度歌,而且还和观众进行互动(拉观众上台一起表演,还赠送她的专辑)。丽查又唱又跳(自己还带来舞蹈员),真的可以看得出她的用心。我想公司的那些马来职员应该是超爱这个环节。

在表演期间,坐在我身边的同事突然问我:“中文乐坛似乎没有什么像丽查的歌手吧?”我说有啊有很多很棒的中文歌手好像李克勤等等。后来我想想她的话有点道理:为什么在中文乐坛中,群众会接受那些唱功很差或普通的唱片歌手呢?我想你可以数得出一大箩那些不够专业的中文唱片歌手。是不是这样中文乐坛不能向前跃进呢?虽然说我们要支持本地歌手……但是如果一张唱片做不出最低的专业水准,那我们该不该支持呢?如果纯粹是要出一张唱片完成自己的心愿的话,请别把自己纳入“歌手”,因为这样会害到其他靠这行找吃的人。更重要的是不要期望听众会原谅你不够好的音乐和配音制作,只是听你的曲好不好听。

Saturday, June 2, 2007

黄喆宇唱的《Mary Says》

在下班驾车回家的路途中,我突然从电台听到一把淳厚又有磁性的声音唱着王力宏的《Mary Says》。在简单的木吉他和弦伴奏下,他让听众清楚地听到他的真音转音假音。超赞,连主持人都给迷倒了……天,他还是唱现场的。

这位男生是黄喆宇,没错的话是由张觉隆一手从民歌餐厅提拔的。最近他和与温胜光一起推出了《1+1≠2》合辑,并被“标签”为外星人(因为有一首歌叫《外星人》)。坦白说,他唱《Mary Says》比他在专辑的表现强得多了。那时候我真的是很惊讶,因为很久没有在马来西亚的中文流行乐坛听到这么棒的声音了。

前阵子听说有歌迷投诉说黄喆宇的真人不比专辑中的照片帅(对不起我其实也是有一点同感)。如果他的老板可以在宣传期时花多一点点钱做好造型(并在过后加强肢体语言、说话技巧和台风的训练),那他应该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艺人。千万不要以为实力派是不必注重外表,因为没有人看表演时是没有看着艺人的(除了我们的盲人朋友)。

加油哦,黄喆宇!(建议:出一张好像张悬一样的不插电专辑)

后记(25.03.2021):出版了这张EP之后,黄喆宇并没有继续发行自己的唱片。然而之后我在出席Colbie Caillat在Damansara举行的小型音乐会的时候,曾经与他见面一次,但当时只是礼貌性打个招呼(我是认识当时与他同行的学姐)。在2018年的时候,我终于听到了他与黄国俊一起合唱的《相信爱》,是马来西亚音乐人黄俊田作品慈善音乐会的主题曲。在2020年,他在2007年发行的《1+1≠2》上架了数码平台。可以再听他的《外星人》,真好。

Sunday, May 27, 2007

唱流行曲的友弟

看着“Astro经典名曲歌唱大赛2007”的重播,看到当嘉宾的友弟和进入四强的参赛者对唱《说不出的快活》。嗯,这是友弟吗?一头卷卷的头发,穿着露出小腿的华丽绿色的晚礼服……没错,她是友弟呀。

你还记得唱流行曲的友弟?


从报章上友弟是转型唱经典名曲(俗称“老歌”)了,只是从来没看过她演唱经典名曲的表演。我对友弟的印象还是留在另类音乐人的时代。你还记得另类音乐人?如果你不知道的话,没关系,这只是说你还年轻。如果你知道另类音乐人是由友弟、张盛德和周金亮组成的话,也没关系,你都算年轻。没记错的话,另类音乐人是在八十年代激荡的时代——掀本地创作风的黄金时期——由一群喜欢创作的音乐人组成的,并且推出了《另类抒情方式》专辑(包装很炫,没有封套纸——因为封套是直接印在卡带盒上)。如果你有留意本地创作的话,你所知道本地创作的“国歌”《用马来西亚的天气说爱你》就是收录在这张专辑。如果你听过这张专辑的话,你可能会觉得有点“文艺”(其实还算平易近人的)——连《椰子屋》(马来西亚曾经很“火”的文艺杂志)的主编庄若也有献声咧。如果让我选十大本地中文专辑,我的名单一定不会少了它。如果我有机会遇到张盛德的话,我会问他可不可以上载一小段《活此一生》和《回乡》给大家听听。


后来他们也推出了第二张专辑,是由友弟和杨智源主唱。友弟清澈兼柔柔的声音,是我所认识的那个唱流行曲的友弟。如果不唱流行曲,友弟的声音也是蛮适合唱艺术歌曲的。后来另类音乐人举办了海螺新韵奖,发掘了许多本地歌手(山脚下男孩、郑必爱、杨伟汉(“Astro经典名曲歌唱大赛2007”的主持)、品冠、黄巧力(“已子当归”的导演)(第一届)、梁静茹、阿牛、张智成、Baby(第二届)等等)。再后来另类音乐人变成了三人行,也凭《漫步月光下》得了娱协奖……后来另类音乐人也解散了,海螺也不再是属于他们的,友弟也转型唱经典名曲了……后浪还是要推掉前浪的。


我还是怀念唱流行曲的友弟,很想再听到她唱的《你要小心保护你的心》和《当你忧伤的时候》。如果你认识她的话,拜托你跟她讲一下。

Thursday, May 24, 2007

铁罐咖啡

突然想喝一杯 感觉已经疏离的咖啡
打开褐色木柜 只有名叫可乐的汽水
铁罐沾满你的指印 隐约闻到你鬍鬚的气味
原来我套上你生活的模型 灵魂就会注定出轨

 
谁叫我违反吃了安眠药就不该醒着的常规
谁叫我盲从硬把两个人捏成了一体的愚昧
当你把让我模仿的影子统统都收回
我自己都唾弃我这个毁了容的傀儡


(演唱:万芳《相爱的运气》 作词:林志明 作曲:黄声锋)


这首歌是讲述一个女孩在分手后的第一天,尝试要自己一个人生活时,才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自己……爱是互相迁就的,但不是要完全放弃自己而将自己变成“他”。当她发现失去他的时候,也发现原本的自己也不在了。爱是要互相尊重对方是个独特的个体。


没错的话,我是在2000年完成这首歌词的。我还记得那时候我是在家乡玻璃市的家里,躲在房间里听到卢巧音的《你太好》后,花了廿分钟完成的。写词的动机除了被我的偶像陈珊妮(《你太好》的词曲人)“感染”外,还有一点点就是要“报复” 黄声锋——因为他写很长的verse要我填词(《舔着你的脚趾就安好》的第一句verse竟然有十五个字!),所以我就写很长的chorus叫他谱曲(第一句chorus有十八个字,更多!)。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很好笑。

Sunday, May 20, 2007

詹雪琳的《I'm not Serene》

Serene是我的朋友。听朋友的专辑通常会有两个局面:会是太过苛求,或是过于宽容。我希望在这里写下的一些感想,会带点客观。如果你不苟同我的一些说法,其实也没什么关系。反正听歌是很个人的,但如果可以互相讨论,那会更好。

Serene终于推出她的第一张专辑——《I'm not Serene》,我当然是替她开心。这张专辑计划了很久,过程一波三折,发行人和幕后班底都换了几次。但这个小妮子很厉害,她的对音乐的热忱可以感染很多人,为她拔刀相助。不是吗,她竟然可以认识香港的温应鸿,友情为她编一首歌。

很多人应该不知道温应鸿是什么来头吧。其实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温应鸿是梅艳芳和哥哥张国荣合唱的《芳华绝代》的作曲人和编曲人(有空的话你应该找来听听),属于比较非主流的音乐人。他为Serene编了的《爱发现了你》蛮有新意,尤其是开头的敲击乐(应该是用程序编写弄出来的吧)很棒。当然,这首歌是专辑中编曲最棒的歌……可能是要兼顾太多工作(制作、编曲、演唱)了,Serene在专辑中的编曲并没有什么惊喜,没有像叶俊岑的《Tell Me》或温力铭的《好思想》的成绩。Serene要好好加油哦!

作为一个可以“包山包海”的大马新人,Serene的成绩是算不错了。我觉得整张专辑还算接近中文流行歌曲,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很多人都说这张专辑是“非主流”。Serene写Verse比写Chorus强,造成一些歌曲到Chorus的时候就会有一点“沉”了。像写给陈慧恬的单曲(《抱紧我》?)一样,Verse的第一句实在很棒,过后有点后劲不足了。

专辑中我最喜欢的歌曲不是主打歌《Jane》,而是《不要说》。我喜欢在驾车的时候听《不要说》,跟着琅琅上口的Chorus一起唱(“不要说,失败不能重来;不要说,被放弃也应该。你的责任是对自己坦白……”)。哈,说真的,这首歌蛮适合我最近的心情哦(因为面对一些挫折),给自己一些鼓励。

当然,你不能错过的歌曲还包括陈家凯写的《单人座》。这首歌真的是“非主流”(有点艺术)——优美的曲,优美的词,优美得让人怀念陈家凯优美的嗓子……

推荐:《I'm not Serene》。(听起来很爽的摇滚)

Sunday, May 13, 2007

小情歌的歌颂者

回眸一望,你是不是把往昔对生活的感触,遗留在回忆斑驳的城市里?环绕着你一栋栋的钢骨水泥,让理智一点点吞噬了你的生命力?

听到苏打绿的《小情歌》,我突然有一点想哭的冲动。那埋藏在过去许久的感觉,一下子从记忆涌了出来。是什么时候,我把曾经拥抱生活的感触放到回忆的抽屉里,用理智和踏实的脚步去面对现实的生活。吴青峰那风花雪月的文艺歌词,让我想起好多年前我在念大学时,和一群热爱音乐创作的朋友,还有那些记录了我们当时心情的歌曲……毕业了,这一场宴席就散了,飘扬的歌声琴声也慢慢在空气中褪去了。我也像很多朋友一样,找一份可以让生活安分的工作……总要面对现实的啊,有多少人可以幸运地在追求梦想的当儿安安稳稳的活着。

“就算整个世界被寂寞绑票,我也不会奔跑。逃不了,最后谁也都苍老,写下我,时间和琴声交错的城堡……”当然,我这么再也回不到从前的那一段日子,我有现在的生活需要面对的。如果可以把那遗失的感触找回一点点,那就很好了。

苏打绿,当你的青春在风中飘着,我想你们很适合,当一个歌颂者。

Sunday, May 6, 2007

让人心疼的Orange

看到Orange再也无法强颜欢笑时,坐在电视机前的我感到很心疼。在2007年马来西亚版“绝对Superstar”的总决赛中,连续两个回合评审一面倒认为大热门对手Henley表现比较出色,怎能叫饱受压力的Orange看得开呢?连戴佩妮也觉得心疼。幸好在最后一个自选曲的回合时,不知Orange是不是把失落感融入《我怀念的》(原唱为孙燕姿),终于摆脱前两个回合失水准的表现,得到了评审团的一致肯定。三比二,虽然输了,Henley也如赛前所预测般夺得“绝对Superstar”的荣衔,但Orange也笑了,为自己在这场比赛中划了美丽的句点。

Orange的声音是蛮有特色的,辨识度很高。就像张柏芝一样,如果不是看过Orange的演出,我们是有点难把Orange可爱的外形跟她的声音联想在一起。声音是不错了,只是歌唱技巧和台风有些弱。有些歌曲用错了方法来呈现,就像她无法在轻快的《远走高飞》展现出可爱的一面。但这不能怪Orange的啊,她不是专业歌手,而“绝对Superstar”不像一些其他的歌唱比赛让专业歌手教导参赛者提升其歌唱技巧和舞台表现。其他廿四强的表现有点“惨不忍睹”,跟我一起看总决赛的朋友Daniel一直在电视前面骂。说真的,八度空间应该事先应该好好训练其他廿四强,不然就别让他们演出。这对大家没什么好处,而且降低了“绝对Superstar”的格。

比赛结束了,Orange终于可以好好收拾心情去面对现实生活了。不知这是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在马来西亚当中文歌手不容易。不信的话可以去问问李吉汉。但如果我拥有一间唱片公司的话,我一定会把Orange签下来。

Jocelyn Chia所开的马来西亚玩笑

我去看了那个最近议论纷纷的stand up comedy 的片段--如果你不知道发生什么事的话,就让我简要解释一下:Jocelyn Chia(出生于新加坡,目前为美国籍)在美国作某个演出的时候,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作比较,然后间接以马航MH370失联的事件作为笑料的材料。当然,应该...